鸡对玉米和豆粕的摄入量会因鸡的品种、生长阶段、生产目的等因素有所不同。以下是不同生长阶段的鸡在配制饲料时,100斤玉米搭配豆粕的大致情况:
雏鸡阶段(0-6周龄)雏鸡消化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,但对蛋白质需求较高,以满足快速生长和器官发育的需要。一般来说,雏鸡每天每只的采食量相对较小,大约在10-20克左右。此时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保持在18%-20%左右。玉米和豆粕的搭配比例大致为:100斤玉米搭配30-35斤豆粕。这样的比例能提供较为合适的蛋白质和能量水平,有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。育成鸡阶段(7-18周龄) 育成鸡生长速度较快,采食量逐渐增加,每天每只的采食量可达到50-80克左右。这一阶段鸡对蛋白质的需求相对雏鸡阶段有所降低,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保持在15%-17%即可。此时玉米和豆粕的搭配比例可以调整为:100斤玉米搭配20-25斤豆粕。这样既能满足育成鸡生长所需的能量,又能保证适当的蛋白质供应,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,同时避免蛋白质过高导致鸡体重增长过快,影响后期产蛋性能。产蛋鸡阶段- 产蛋初期(19-24周龄):鸡开始产蛋,生殖系统快速发育,对营养的需求发生变化,每天每只的采食量大约在90-100克。此阶段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提高到16%-17%,以满足产蛋的营养需求。100斤玉米可搭配23-25斤豆粕,同时要注意补充钙、磷等矿物质,以保证蛋壳质量。- 产蛋高峰期(25-42周龄):产蛋鸡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达到高峰,每天每只的采食量一般在110-120克。为了维持高产蛋率和蛋的品质,饲料中蛋白质含量需保持在17%-19%。通常100斤玉米需要搭配28-32斤豆粕,还要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供应。- 产蛋后期(43周龄以后):鸡的产蛋性能逐渐下降,采食量相对稳定或略有下降,每天每只的采食量大约在100-110克。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可适当降低至15%-16%,100斤玉米搭配20-23斤豆粕。此时应根据鸡的体重和产蛋情况,灵活调整饲料配方,防止鸡体过肥或过瘦,影响产蛋性能和鸡的健康。肉鸡阶段- 肉仔鸡前期(0-3周龄):肉仔鸡生长速度极快,对蛋白质和能量的需求都很高,每天每只的采食量从几克快速增长到50克左右。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在21%-23%,100斤玉米一般搭配35-40斤豆粕,以促进肉仔鸡的快速生长和肌肉发育。- 肉仔鸡后期(4周龄至出栏):肉仔鸡的采食量大幅增加,每天每只可达到150克以上。这一阶段主要是长肉和沉积脂肪,对能量的需求相对更高,但蛋白质需求仍保持在较高水平,约19%-21%。100斤玉米可搭配30-35斤豆粕,同时可适当添加一些油脂类物质来提高能量水平,加快肉仔鸡的生长速度,提高饲料转化率,缩短出栏时间。#玉米#
